常山
常山,中药名。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.的干燥根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等地。具有涌吐痰涎,截疟之功效。常用于痰饮停聚,胸膈痞塞,疟疾。
内容目录
常山的基本信息
别名:互草、恒山、七叶、鸡骨常山。
性味:味苦、辛,性寒。
归经:归肺、肝、心经。
入药部位:干燥根。
形态特征:呈圆柱形,常弯曲扭转,或有分枝,长9~15cm,直径0.5~2cm。表面棕黄色,具细纵纹,外皮易剥落,剥落处露出淡黄色木部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飞扬;横切面黄白色,射线类白色,呈放射状。气微,味苦。
常山的用法用量
用法:5~9g。
炮制:炒常山:取常山片,依清炒法(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。)炒至色变深。本品形如常山片,表面黄色。
常山的功效作用
功效:涌吐痰涎,截疟。
主治:用于痰饮停聚,胸膈痞塞,疟疾。
常山的禁忌
有催吐副作用,用量不宜过大;孕妇慎用。
常山的附方
治胸中多痰,头疼不欲食:常山四两,甘草半两。水七升,煮取三升,内半升蜜,服一升,不吐更服。无蜜亦可。(《肘后方》)
常山的相关论述
《纲目》:“常山、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,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。用之得宜,神效立见;用失其法,真气必伤。夫疟有六经疟,五脏疟,痰、湿、食积、瘴疫诸疟,须分阴阳虚实,不可一概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