椿皮

椿皮,中药名。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(Mill.) 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。我国除黑龙江、吉林、新疆、青海、宁夏、甘肃和海南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全年均可剥取,晒干,或刮去粗皮晒干。性寒,味苦、涩。具有清热燥湿,收敛止带,止泻,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赤白带下,湿热泻痢,久泻久痢,便血,崩漏。

内容目录

椿皮的基本信息

别名:臭椿、椿根皮。

性味:味苦、涩,性寒。

归经:归大肠、肝、胃经。

入药部位: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(Mill.) 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。

形态特征: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卷片状,大小不一,厚0.3~1cm。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,粗糙,有多数纵向皮孔样突起和不规则、横裂纹,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:内表面淡黄色,较平坦,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。质硬而脆,断面外层颗粒性,内层纤维性。气微,味苦。

椿皮的用法用量

用法:6-9g。

炮制:全年均可剥取,晒干,或刮去粗皮晒干。

椿皮的功效主治

功效:清热燥湿,收涩止带,止泻,止血。

主治:用于赤白带下,湿热泻痢,久泻久痢,便血,崩漏。

椿皮的禁忌

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
椿皮的相关论述

1.《本草通玄》:“椿皮,专以固摄为用,故泻痢肠风,遗浊崩带者,并主之。然必病久而滑,始为相宜,若新病蚤服,强勉固涩,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。凡用刮去粗皮,生用则能通利,酸醋炙即能固涩。”

2.《药性论》:“治赤白痢,肠滑,痔疾泻血不注。”

3.《食疗本草》:“主疳痢,杀蛔虫。”

4.《本草拾遗》:“主赤白久痢,疳虫,去疥,主下血。”

5.《医林纂要》:“泄肺逆,燥脾湿,行气分湿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