榧子
榧子,中药名。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,除去肉质假种皮,洗净,晒干。
内容目录
榧子的基本信息
别名:香榧、玉榧、木榧。
性味:甘,平。
归经: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入药部位: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形态特征: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长2~3.5cm,直径1.3~2cm。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,一端钝圆,可见椭圆形的种脐,另端稍尖。种皮质硬,厚约1mm。种仁表面皱缩,外胚乳灰褐色,膜质; 内胚乳黄白色,肥大,富油性。气微,味微甜而涩。
榧子的用法用量
用法:煎服,9~15g。
炮制:去壳取仁,用时捣碎。
榧子的功效作用
功效:杀虫消积,润肺止咳,润燥通便。
主治:用于钩虫病、蛔虫病、绦虫病,虫积腹痛,小儿疳积,肺燥咳嗽,大便秘结。
临床应用:
1.治疗钩虫病
每日吃炒榧子3~5两,直至确证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。曾治5例(其中3例兼有鞭虫),皆经1月左右痊愈。治程中未见副作用。本品如配合使君子肉、蒜瓣煎服,则疗效更佳。
2.治疗丝虫病
取榧子肉5两,头发灰(血余灰)1两,研末混合调蜜搓成150丸。日服3次,每次2丸,以4天为一疗程。临床观察20例,第一疗程后微丝蚴转阴4例,第二疗程后转阴9例,其余大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。治程中除1例服药后有轻度头晕外,其他皆无不良反应。初步认为本品对杀灭微丝蚴有一定作用。
榧子的禁忌
大便溏薄、肺热咳嗽者不宜用。
榧子的附方
1.治十二指肠虫、蛔虫、蛲虫等:榧子(切碎)一两,使君子仁(切细)一两,大蒜瓣(切细)一两。水煎去滓,一日三回,食前空腹时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2.单用炒熟嚼服,治痔疮便秘;亦可与大麻仁、郁李仁、瓜蒌仁等同用,治肠燥便秘。(《本草衍义》)
榧子的相关论述
1.《日用本草》:杀腹间大小虫,小儿黄瘦,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。又带壳细嚼食下,消痰。
2.《生生编》:治咳嗽,白浊,助阳道。
3.《本草备要》:润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