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爪草

猫爪草,中药名。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.的干燥块根。分布于广西、台湾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河南等地。具有化痰散结,解毒消肿之功效。常用于瘰疬痰核,疔疮肿毒,蛇虫咬伤。

内容目录

猫爪草的基本信息

别名:猫爪儿草、三散草。

性味:味甘、辛,性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肺经。

入药部位:干燥块根。

形态特征:由数个至数十个纺锤形的块根簇生,形似猫爪,长3~10mm,直径2~3mm,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。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,久存色泽变深,微有纵皱纹,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。质坚实,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空心或实心,粉性。气微,味微甘。

猫爪草的用法用量

用法:15~30g,单味药可用至120g。

猫爪草的功效作用

功效:化痰散结,解毒消肿。

主治:用于瘰疬痰核,疔疮肿毒,蛇虫咬伤。

猫爪草的附方

1.治瘰疬:㈠猫爪草、夏枯草各适量。水煮,过滤取汁,再熬成膏,贴患处。㈡猫爪草四两。加水煮沸后,改用文火煎半小时,过滤取汁,加黄酒或江米甜酒(忌用白酒)为引,分四次服。第二天,用上法将原药再煎,不加黄酒服。二日一剂,连服四剂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
2.治肺结核:猫爪草二两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