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庭穴

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出自于《灵枢·本输》,在足背当第2、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主治齿痛,咽喉肿病,口歪,鼻衄,胃病吐酸,腹胀,泄泻,痢疾,便秘,热病,足背肿痛等病症,近人报道还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,急慢性肠炎,肠疝痛,脚气,直刺或斜刺0.5~0.8寸。

内容目录

内庭穴名解

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,“内”,进入的意思,“庭”,门庭的意思,本穴位于足背第二、三趾间缝纹,趾缝如门,喻穴在纳入门庭之处,故名“内庭”。

内庭穴的准确位置

定位:足背第2、第3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
解剖: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和趾腱膜。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,有足背静脉网;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。

按摩内庭穴的作用

功效:清胃热,化积滞。

主治:1.齿痛、咽喉肿痛、鼻衄、扁桃体炎等五官热性病证。2.热病。3.吐酸、腹泻,痢疾,便秘等肠胃病证。4.足背肿痛,跖趾关节痛。

操作:直刺或斜刺0.5~0.8寸。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
内庭穴穴位配伍

牙痛、扁桃体炎:内庭、合谷。

口歪:内庭、地仓、颊车。

热证:内庭、太冲、曲池、大椎。

胫痛不可屈伸:内庭、环跳。

厥逆:内庭、章门。

小腹胀:内庭、临泣。

睛痛:内庭、上星。

内庭穴的文献摘录

《灵枢·本输》:“次指外间也”;

《医学入门》:“足次指、三指歧骨陷中”;

《针方六集》:“两歧骨后三分”;

《针灸集成》:“脚丫纹尽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