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咽癌的远处转移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约在4.8%~27%之间,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,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、肺、肝等多器官,同时转移多见。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,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。

内容目录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概述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约在4.8%~27%之间,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,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、肺、肝等多器官,同时转移多见。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,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。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原因有哪些?

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尚不明确,预防与治疗的难度较首发,要大得多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,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、肺、肝等多器官,同时转移多见。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,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,主要原因是没有早起发现早起治疗,延误病情或是误诊导致的远处转移。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检查有哪些?

鼻咽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骨、肺、肝。骨转移以骨盆、脊柱、四肢骨常见。临床观察发现,随着颈淋巴结肿大,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,远处转移率为4.8%~27%,尸检则发现高达76%。骨转移多表现为骨部疼痛等,肺转移表现呼吸困难、咯血等,肝转移为肝区疼痛、黄疸等,涕血常常是最常见的鼻咽癌复发症状。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?

常见的各种癌转移: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,是指侵犯的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,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,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。

淋巴结转移,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,然后是依次到距离较远者,当肿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。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,部分患者,也可行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的淋巴结转移。临床上称这种转移的方式为跳跃性的转移。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,使临床上出现了一些难以寻觅到原发病灶的淋巴结转移癌。

肝脏是各种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脏器,为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之一。肝转移指非肝内的原发肿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转移到了肝脏。常见的肝转移肿瘤多来自消化道、肺、胰腺、肾及乳腺等部位。

肺部转移一般指恶性肿瘤发生恶化,转移到肺部。肺是全身血流的必经之地,其丰富的毛细血管床是一高效过滤器,成为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。死于恶性肿瘤者20~54%有肺转移,15%肺部是唯一的转移部位。肺转移瘤的发生,一般认为是肿瘤细胞停留在肺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分叉部位,黏附在毛细血管的内皮形成凝块,并穿过管壁进入血管外的结缔组织内,然后细胞增生,成为小的瘤体,形成转移性肿瘤。

骨转移是某些原发病经血行转移。乳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。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亦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

鼻咽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骨、肺、肝。骨转移以骨盆、脊柱、四肢骨常见。临床观察发现,随着颈淋巴结肿大,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,远处转移率为4.8%~27%,尸检则发现高达76%。骨转移多表现为骨部疼痛等,肺转移表现呼吸困难、咯血等,肝转移为肝区疼痛、黄疸等。涕血常常是最常见的鼻咽癌复发症状。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?

远处转移仍是鼻咽癌患者主要死因之一。寻找远处转移相关因素,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更积极的预防转移的综合治疗措施,是提高生存率、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方向。大多文献证明,临床分期是远处转移的最重要相关因素,但对性别、年龄等相关因素意见不尽一致。

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缓解方法

Ⅳ期患者以及]Ⅳ期有明显淋巴转移者及任何病人怀疑有远处转移者建议化疗方案。

常用联合化疗方案如下:

1、CBF方案:环磷酰胺600~1000mg/次,静脉注射,第1、4天应用。争光霉素15mg/次,肌肉注射,第1、5天应用。5-氟尿嘧啶500mg,静脉注射,第2、5天应用,疗程结束后休息l周,共用4个疗程。有效率为60.8%。

2、PFA方案:顺氯氨铂20mg和5-氟尿嘧啶500mg,静脉滴注5天;阿霉素40mg,疗程第1天静脉注射。3~4周后重复1次,有明显缩小肿瘤作用。

3、PF方案:顺氯氨铂20mg/m2和5-氟尿嘧啶500mg/m2,静脉滴注,连用5天后休息2周,可用2~3个疗程。此方案可用于放疗前使肿瘤缩小,或用于单纯化疗的病例,有效率为93.7%。

目前临床研究杉醇+异环磷酰胺(PI)联合化疗,研究表示两程PI方案总有效率约8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