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前囟凹陷

前囟凹陷其特征为:患儿前囟下陷,多伴有眼窝凹陷,尿量减少。小儿出现此症状,应考虑是脱水。

正常情况下囟门外观平坦,稍微内陷。如果颅内压高,囟门的紧张度也增高,囟门会膨隆,因为腹泻、呕吐等原因引起脱水时,囟门可以明显凹陷。

内容目录

小儿前囟凹陷的概述

前囟凹陷其特征为:患儿前囟下陷,多伴有眼窝凹陷,尿量减少。小儿出现此症状,应考虑是脱水。

正常情况下囟门外观平坦,稍微内陷。如果颅内压高,囟门的紧张度也增高,囟门会膨隆,因为腹泻、呕吐等原因引起脱水时,囟门可以明显凹陷。

小儿前囟凹陷的原因有哪些?

导致儿童出现脱水的原因有很多,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。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是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,同时也是引发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;导致脱水的另一常见原因是液体摄入过少,例如: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难。有时,配方奶粉与水混合的比例不当――奶粉中所加水量过少,也可引起婴儿出现脱水。

小儿前囟凹陷的检查有哪些?

一般根据前囟、眼窝、皮肤弹性、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,并可估计脱水程度。根据病情,临床表现可做:1.中心静脉压检查 正常值6~12cmH20(1cmH2O=0.098kPa),中心静脉压下降提示血容量不足。2.心电图,B超,X线检查等。实验室检查(1)血液浓缩(2)红细胞形态(3)尿液检查

小儿前囟凹陷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?

前囟饱满:在宝宝头颅顶部有一个菱形间隙,称为前囟,大小为2.5厘米X2.5厘米(两对边中点连线),摸上去有搏动感。前囟饱满隆起,表明颅内压增高,常见于脑膜炎和脑积水等患儿。

前囟张力增高:婴幼儿颅内压增高早期可发现前囟的张力增高,颅缝分离,叩诊如破水壶声音。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超过1.92kpa,即为颅内压增高,若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,称为颅内压增高综合征。

前囟闭合延迟:颅骨变薄,颅缝分离及前、前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是脑积水的常见临床症状。

一般根据前囟、眼窝、皮肤弹性、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,并可估计脱水程度。

小儿前囟凹陷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?

脱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,只要了解可能引起脱水的原因,就可以尽早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预防。上面已提到引起脱水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胃肠炎和水摄入量不足。如果孩子出现高热、呕吐、腹泻及拒绝饮食的情况,就应想到很可能发展成脱水。及时少量多次地补充口服液体,就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。

小儿前囟凹陷的缓解方法

脱水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度,治疗时根据其脱水的轻、中、重度的不同决定补液的液量和补液的速度。

1、轻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3%~5%(体重下降3%~5%),临床表现不明显,稍有精神不振、轻微口渴,尿少、皮肤弹性正常。治疗只需去除病因,口服补液盐(ORS)冲剂50~80 ml/kg,脱水纠正后,将余量与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。24小时总入液量达100~150 ml/kg即可恢复。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、腹胀、休克、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,静脉补液量为90~120ml/kg,首补约总量的1/2。

2、中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%~10%(体重下降5%~10%)。临床表现较明显,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、口渴、尿少、口唇干,眼窝凹陷,皮肤弹性差。治疗时应静脉输液,量为120~150 ml/(kg*d),按其计算量的1/2~2/3补充,其余量根据病情及治疗效果决定其取舍。

3、重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体重的10%以上。临床表现非常明显,反应差,无欲状,躁动或昏睡,四肢凉,脉细弱,皮肤弹性消失,尿极少或无尿、血压下降。如不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,短期内即可死亡。治疗必须静脉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,20 ml/kg生理盐水,在0.5~1小时快速静脉输入后,于6~8小时内静脉输入60~80 ml/kg后,再根据病情和脱水纠正的程度再输入或口服80~100 ml/kg,于16小时完成。如原发病已控制,脱水基本纠正,可不再输入。全日入量不少于200 ml/kg。如遇三度营养不良、肺炎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心力衰竭患儿,输入液量为计算量的1/2,酌情增减。

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。低渗性脱水时体内钠的丢失较水的丢失相对多,血清钠<130 mmol/L,血浆渗透压<280 mOsm/L,发生低钠血症。极易发生休克和脑水肿,治疗时,应选用2/3张液,配制方法按容积比,生理盐水:5%葡萄糖液=2∶1。或用生理盐水:5%葡萄糖:1.4%碳酸氢钠=4∶3∶2。

严重低钠血症,血清钠<120 mmol/L时,应用3%氯化钠12 ml/kg(5%氯化钠7 ml/kg)静脉注射;等渗性脱水是体内钠和水按比例丢失,血清钠正常,血浆渗透压亦正常(280~310 mOsm),治疗用1/2张液,配制方法生理盐水:5%葡萄糖=1∶1,或用3∶2∶1液=5%葡萄糖:生理盐水:1.4%碳酸氢钠液;高渗性脱水临床较少见,水的丢失比钠丢失相对多,发生高钠血症,血清钠>150 mmol/L,血浆渗透压>310 mOsm/L。临床表现脱水不明显但极度口渴、尿少、烦躁、嗜睡或惊厥。治疗应选用1/3张或1/5张盐糖水,即生理盐水:5%葡萄糖为1∶2或1∶4。要缓慢输入纠正高渗状态,以免发生脑水肿。